后记
有一段日子里,我时不时就会在梦中遇见一堵墙。这道墙就是像横在我和世界之间的一道坎,我好奇墙的那一边是什么,但是我没有办法知道。梦中的我,并不会凭借我的意志而行动。
我依稀记得,老家的后山上似乎有这么一堵墙。我和小表哥时常去后山探险,常常为这堵墙所阻隔。但我不知道这是否是真实的。当梦与记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时,梦与记忆常常混淆在一起,梦总是会搅乱了记忆。
2016年,我读了乌托邦小说《我们》之后,我更是时时念记着这堵不知道是来源于梦还是记忆的这堵墙,于是便有了《墙角》这部小说。
《墙角》的“墙”是束缚的象征,“束缚”与“自由”是贯穿整部小说的主题。
在“墙”之外,“猫”是另一个暗喻的存在。我印象里的猫都是一种独来独往,自由自在的生物,直到合租的室友养了猫,让我意识到了猫的所谓的“自由”的虚伪性的存在。
故事的开头,朱蕊因为一只野猫的吸引与韩复相识。这只猫是确切存在的,高中一个星期日上学的路上我遇见了牠,牠就如故事里描绘的一般,在半路停住坐下来看着我,待我接近时,它跑掉了。
我将梦中的“墙”与记忆里的“猫”结合起来,构思出了《墙角》的开头,这之后的情节却是以我的切实经历与感受为土壤,肆意扩展出来的。与其说是被我编撰出来的情节,不如说是被“我”的替身的塑造推动出来的情节。
@小潘潘 评价说,朱蕊像是我,又不像是我。
我在我写的小说里总是喜欢将我的影子,或是相熟的人的影子掺着进去。但没有一个角色,如朱蕊一般,更接近真实的我的存在了。
这是一部地地道道的私小说,情节性、表达性都在次要,我只是借着朱蕊这个形象,借着围绕着这个形象想象出的情节,自我反省,自我剖析,自我忏悔而已。朱蕊的思想,都源于我的思想;朱蕊说的话,都是我想说或曾经说过的话;朱蕊的迷茫,也就我的迷茫。
也正是因为如此,当发现有人在简书上光明正大地剽窃了这部小说之后,我会感到气愤至极而无法忍受。谁能容忍别人剽窃了自己呢?
朱蕊之外,故事中出现的角色,尤其是男性角色,全部是虚构的,没有原型的存在。韩复,魏德,姚木,与朱蕊的名字合在一起,就是freedom的谐音,用以寓意小说的核心主题。与朱蕊有过情感关联的,还有曾藤,只是从名字可以看出来,他被排除在核心角色之外,是临时催生出来的角色,这是有些可惜的。
与徒劳地追寻着虚幻的自由的朱蕊相比,韩复、曾藤与姚木身上各自有让朱蕊羡慕不已之处。韩复是学霸,他可以自由选择遵循世俗的轨迹与否;曾藤看起来吊儿郎当似的,其实有才华作为底蕴的;而姚木更是有着朱蕊无法企及的出身。
与他们相比,朱蕊就是个一无所有的平凡人,一个平凡地不能再平凡的人。没有才华的支撑,她对自由的执着追求,都变成了徒劳的任性。
2015年到2016年期间,我读了大量哲学相关的书籍,以至于全书充斥着浅薄的哲学话题。这些思索与探讨都不会有所结果,他们的实质可能与“自由为何”一般,尽数是伪命题。
故事的开头,结束了高三生涯的朱蕊为了逃离家庭的束缚,去到了B市的R校;2010年,我从一个小城市来到了北京读大学。
故事的结尾,朱蕊的工作了半年多以后,离开B市去了南方的一座城市;2015年,我离开北京去到了上海。
选择的理由是一样的,当对现状不满而无力改变时,便想寄托于环境的变换所带来的一丝希望。只是海的尽头已然还海,山的那边依然有山,墙的那边总还有另一堵墙。
2019年,我再一次来到了北京。
重读了一遍《墙角》,也重读了一遍四年前的自己。
仿佛时间停滞不前了。无论是我,还是北京,都没有任何改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