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良:论“侠客”与“谋士”人设的兼容性
要说张良,肯定要从博浪沙刺杀秦始皇说起。这件事情想想就觉得有意思,不过史书的记载非常简略,很多细节只能脑补了。
良尝学礼淮阳,东见仓海君,得力士,为铁椎重百二十斤。
年纪轻轻不好好学习,脑子里只想着报仇啊刺杀啊这些有的没的。不过嘛!自己好好的一个国家说灭就给灭了,身为一个有血性的年轻人当然要愤青而为的。
怎么报仇呢?请个大力士,造个大锤子,反正钱有的是,不愁花。然后找个时机把大锤子扔到秦始皇脸上去——这可不像是个有脑子智商高的人想出的办法,更何况是千古“谋圣”——还是暂且忘掉“谋圣”这个设定吧!
秦皇帝东游,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。
博浪沙是哪里?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不难查证!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均显示,博浪沙是河南省的一个县,也就是华北平原。两千多年前的华北平原上,一代“谋圣”张良曾经伙同团伙在此实施犯罪行为——向皇上扔了个大锤子。
问题是,怎么扔的?在哪儿扔的?秦始皇都是被刺杀惯了的,随身保镖侍卫必然少不了。所以肯定不是面对面扔的,必然是偷偷躲起来扔的。问题是躲在哪里呢?史书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,什么也看不出来。
史书记载少,也说明这不是什么大事件。要不是主犯后期有了出息,可能史书里都见不到了。不过《史记》后文又说:
秦皇帝大怒,大索天下,求贼甚急,为张良故也。
说明这一事件在当初还是造成一番影响的。这么严重的犯罪行为除了在场的主犯同伙也不会让他人知道的,按照后人的说法,这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当时都不知道是谁干的,是多少年事情平息了之后张良自己承认的。那么不是他干的都是有可能的。
不过暂且相信历史吧!
最令我好奇的倒不是他怎么扔的,而是他扔了之后怎么全身而退的。华北平原可没有那么多峡谷险峻地势,可以躲到山顶趁着敌人走进峡谷的时候往下扔石头,后人考证也说那里是一大片平原。不要命的可以豁出去冲上前扔个石头,大不了同归于尽(不过百分之九十九是找死)。全身而退说明这个事件还是经过精心策划的,究竟是怎样就料想不出了。
这之后张良“更名姓,亡匿下邳。……为任侠。”在张良刺秦之后,直至得到神秘老人所传神秘天书之前,张良都是在“下邳”这个地方做“任侠”。“任侠”字面上给我的感觉就是“任性妄为的侠客”——不管是史书还是武侠小说里的侠客都是这样,讲义气,不讲规矩——用现代话来讲,愤青。
贵族出身,散尽家财刺秦报仇。再配合上“博浪沙刺秦”这个大事件,张良就是标准的武侠小说男主——如果不看他的后半生的话。武力值究竟怎么样,不知道,史书没有记载,毕竟那个大锤子也不会是他亲手扔的;长得好看,司马迁评价他“状貌如妇人好女”。
“黄石老人传书”的这个故事《史记》描写得还相对详细一些,毕竟这是“谋圣”的开始。仔细看这段也很有意思:
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,有一老父,衣褐,至良所,直堕其履圯下,顾谓良曰:“孺子, 下取履!”良鄂然,欲殴之,为其老,强忍,下取履。父曰:“履我!”良业为取履,因长跪履 之。父以足受,笑而去。良殊大惊,随目之。父去里所,复还,曰:“孺子可教矣。后五日平 明,与我会此。”良因怪之,跪曰:“ 诺。”五日平明,良往。父已先在。怒曰:“ 与老人期, 后,何也?” 去,曰:“后五日早会。” 五日鸡鸣,良往。父又先在,复怒曰:“后,何也?” 去,曰:“后五日复早来。”五日,良夜未半往。有顷,父亦来,喜曰:“当如是。”出一编书, 曰:“读此则为王者师矣,后十年兴,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,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。”遂去, 无他言,不复见。旦日视其书,乃《太公兵法》也。良因异之,常习诵读之。
“从容步游”说明他很闲——武侠小说男主都很闲。“良鄂然,欲殴之,为其老,强忍”,这个画面感很强,一个“游手好闲”的年轻人忽然被一个老年人挑衅,“欲殴之”,因为是个老人,强忍住了。
《秦时明月》把张良归到儒家是很奇怪的,以儒家的思想教育是不能产生“欲殴之”的想法的,想也不能说出来。而这个故事的见证人除了张良自己就那个“神龙见首不见尾”的老人,不是他自己讲的哪儿来的?
纵观《史记·留侯传》这十分之一的内容,张良的前半生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——“侠”。当然这是说得好听,说得不好听就是“愤青”。这和他后半生的人设是很违和的。
历史上三个有名的谋士:姜子牙、张良和诸葛亮,好像就张良一个人年轻过。姜子牙在《封神演义》里八十岁才出山,好像从天而降的八十岁老头,无所不知无所不晓。当然《封神演义》是小说,不可信,只是年代太久远了,史书里也没有什么像样的记载。诸葛亮也差不多,三顾茅庐请出山就兼任了军事、谋士和行政主管,稳如泰山,又是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的典范。
“侠客”与“谋士”的人设总觉得是格格不入的。但仔细想想,谁没有年轻过呢?
这之后怎么跟随刘邦打天下,怎么“运筹帷幄之间”,怎么“决胜千里之外”就不说了,刘邦的这两句评价已经说明了一切。
再看张良的晚期。
汉初三杰张良、韩信和萧何中,只有张良是全身而退的。韩信是智商高,情商低;萧何智商情商都高,结局也不算好,不过总算是保全了性命。
张良呢?他从“侠客”转身一变成了“谋士”之后,又化身为隐士了。
其他两位都是草根出身,张良则是贵族出身,一出生荣华富贵都享尽了。“功名”他有了,“利禄”他不稀罕,就退回山里当“道士”去了。这不奇怪——武侠小说里的大侠高手最后多半都是退隐深山的。侠士在经历过年少轻狂之后,只要不走上歪路都是慢慢走上隐士的,像郭靖那样“为国为民”的终究不多。汉初也找不见几个这样理想化的人物,人物都很丰满接地气——毕竟那个时候儒家思想还没有一统天下。张良的理想就是报仇和复国,复国既已无望,就撤了。
为此,张良自述:
家世相韩,及韩灭,不爱万金之资,为韩报仇强秦,天下振动。 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,封万户,位列侯,此布衣之极,于良足矣。愿弃人间事,欲从赤松子游耳。
功成身退,说得容易,能做到的着实不多。张良也退得不完全,与汉王与吕后仍旧牵连不断,也说明了这不容易。就这一点而言,有比范蠡更潇洒的么?
范蠡抱美人经商致富,经商张良肯定是不愿的,至于美人么(他自己不就是么),张良是没什么八卦绯闻的,不然就是真正标准的武侠言情男主了。
从“侠士”到“谋圣”再到“辟谷修仙”隐士,张良的一生,接地气又免于俗。年轻时任性霸气,功成名就后,年老时超脱,一生堪称“影响力”的典范,是我理想中的楷模呀!